WFU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轉移位該注意什麼

作者:鄭芳欣 物理治療師


搭著之前佛系文章的潮流,先前一時興起弄了個「佛系轉移位大法」,沒想到竟然引發許多人的共鳴(笑)。正所謂打鐵要趁熱 ,以及避免被人誤會我都不認真寫正經文章,今天來聊聊到底什麼是轉移位,以及佛系圖中的「四不」到底在提醒大家「要」注意什麼。

什麼是轉移位?


轉移位,顧名思義,指的是從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的過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功能都脫離不了轉移位。好比從床上移至輪椅,從輪椅移至馬桶,從副駕駛座移動到輪椅,甚至更細部拆解一點的,從床上起身坐到床沿。這些,都是轉移位的範疇。

在行動不便的族群中,這過程之所以困擾,不外乎是因為照顧者要藉由各種方式來補足被照顧者不足的移動能力。或抱、或搬、或甩、或烙更多人來,各式武功族繁不及備載。但是,真的除了「雙手」萬能以外,沒有其他招式能解決這件民生大事嗎?( 編按:當然有,只是施主不見得想用而已)


「要」在意人體工學


徒手大法首重姿勢,如何讓照顧者不受傷,以及如何讓被移位者「盡他最大的努力」來幫忙。被移位者做到這三個動作就能協助出力:雙腳著地、膝蓋後收彎曲角度略小於90度、上半身微前傾。

照顧者的姿勢雖然很老調重彈,但是還是再複習一下:腰要直、膝要彎、腳要開、還要記得脖子不給扣。 當然,徒手搬運有其極限,若是不論體重、身形、能力都用一招走天下,那麼腰酸背痛等各種傷害遲早是會找上門的。


「要」運用輔具協助


每個人的體重和力氣都不同,到底多少體重以上的被照顧者是不建議直接徒手搬運的呢?最多數採用的是23公斤這個數字。美國護理期刊中甚至將不建議徒手搬運的重量從原先的23公斤下修到16公斤。也有另一說是體重超過照顧者1/3時,即不建議徒手搬運。所以除了徒手搬運外的選擇到底還有什麼呢?

簡單分為兩大類:人力輔助及機械動力 。人力輔助簡單講就是不插電的輔具,例如移位轉盤和腰帶,機械動力指的是要靠機械式,或是電動的移位機。這些都是我們進行移位的好幫手。

話又說回來,東西這樣多,不會又是選擇因人而異,請洽你的專業治療師這種老梗吧?嗯,這當然會是最後最重要的結論(喂),但在怒關這個視窗 這之前讓我們先繼續看下去,了解一下分級分類的概念。


「要」落實分級分類


以下段落請給它五顆星重點標記一下。 移位說到底,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分級分類的概念!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分級分類的概念!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分級分類的概念!雖然老梗但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寫三次。

分級分類把被移位者依照活動功能分為三種:(1)自己坐不穩 (2)床緣可坐穩但不能站 (3)協助可站,舉步維艱。

坐不穩的族群因為軀幹穩定能力不佳,通常建議「放倒處理」,可採仰躺平移法,即躺著用移位滑板滑到輪椅。此外,這類型個案由於穩定度不足,輪椅通常建議選擇具附加功能B或C的高背輪椅唷!另一個選擇就是 大家最不想用的 移位機。選擇移位機的重點我們下一篇來聊 ( 編按:又要富奸了)


「要」挑選輪椅種類


可坐穩的族群來張好「輪椅」,配塊輪椅滑板和移位腰帶,多數的族群就能用坐姿平移法解決移位問題,儘管當中依舊存在兩者體重差距不能過於懸殊的比例原則就是了。

協助可站的族群,通常乍聽之下好像不會有什麼移位的困擾,但是往往為了橫越輪椅造成的重重阻礙而有站在床邊舉步維艱的窘境。江湖上雖然有站姿移位法,利用將雙膝用魔鬼氈綁起固定再搭配轉盤,但是選擇這種方式的照顧者其實少之又少。

一來是如果需要綁腳又用轉盤,再考慮個體重和力氣差距,弱女子如我 大多數人會直接跳過這個有點吃力不討好的方法,而選用上一段的坐姿平移法。而若是連弱女子都有信心可以用站姿移位法進行的個案,要嘛身形瘦小,要嘛能力算好,這時候找台利於移位的輪椅,把扶手上掀靠近床緣,相信該能解決的比例可達八成七高。

因此還是那句老話,輪椅選得好,移位沒煩惱。 選了一台沒有利於移位(附加功能A)的輪椅,可能會讓只能坐不能站的族群,從簡單的坐姿平移「升級」到得使用移位機才移得過去。 


重點整理 


  • 移位首重對象的分級分類。
  • 坐不穩的放倒處理 。
  • 可坐不能站或協助可站立的,選用「利於移位」輪椅,能解決大多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