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芳欣 物理治療師
因此坐到站訓練與站立相關的輔具設計,不外乎參考這些身體肢段的相對位置。若以最常見搭配依現有補助基準,以外觀形式可將站立架粗略分為以下三種:
前趴式站立架
顧名思義,使用者是以「前趴」的姿勢站立。一般而言向前俯趴的角度都能做調整。藉由固/綁定胸、髖、膝這幾個區段,以維持站姿,因此通常這類個案的上半身包含頭部的控制都是相對穩定的。
使用時多為使用者從輪椅上直接站起➝以略為前趴姿勢支撐在站立架上➝固定好➝微調完成。站立架的底座通常會附輪以方便移動,值得留意的是底座的高度及穩定度。由於使用者式從輪椅直接站起,若是底座過高,無法從輪椅直接站起,且多數使用站立架的對象也不易做出跨上一階的動作。
最後要提的是關於穩定度。由於前趴站立架大多會同時搭配桌板做使用,使用者的體重將視前趴的角度,一定比例的分攤在主結構和桌板上。當使用者的身形、體重越大,支撐前傾角度的結構強度就格外重要,在挑選時可特別留意這部分的安全性。
多數的前趴式及背躺式站立架都可以完全直立,這裡特別列出的是「只能直立」的站立架。直立式外型和前趴類似,差別在於無法調整傾斜角度、不一定有搭配桌板。使用者在上面是呈現垂直地面的站姿。
直立式站立架
多數的前趴式及背躺式站立架都可以完全直立,這裡特別列出的是「只能直立」的站立架。直立式外型和前趴類似,差別在於無法調整傾斜角度、不一定有搭配桌板。使用者在上面是呈現垂直地面的站姿。
直立式站立架和在一般醫療院所常見的「木製站立桌」有幾個點是不太一樣的。首先,站立架有底座,可固定足部;其次,站立架的胸部支撐配件,通常是硬底板加上側支撐搭配綁帶能提供上半身協助。因此整體提供的支撐程度和擺位效果是優於站立桌的。
後仰式站立架或傾斜床
和上面兩種最大的差異點在於多了頭靠。因此一般而言頭部控制不佳的使用者會建議適用後仰式。醫院復健科最常見的傾斜床也屬於此類。進出的方式可從輪椅移位上去躺平➝固定好➝立起來。或是搭配移位機從輪椅移位至背板躺平。
如果是使用輪椅直接上下的方式,須留意站立架在完全平躺時的高度是否和輪椅椅面接近。由於使用後仰式站立架的使用者的活動能力較差,有的站立架在設計上是預設搭配移位機使用,因此在平放時無法調整高度。
但在臺灣講求「效率」而經常「越級使用」(延伸閱讀:使用者能力分級)的照顧風氣下,挑選一張高度可調、方便直接從輪椅移位過去的後仰式站立架就很重要了。
這邊補充一下這幾種站立架的補助金額(前趴 15000元 / 直立 12000元 / 後仰 20000元)和圖示如下:
固定方式與調整方便性也很重要
除了形式外,另一個影響使用便利性和效果的就是使用者在上頭的「固定方式」了。常見的有兩種:綁帶跟硬式側支撐墊結合綁帶。兩者最大差異在擺位效果和調整性,若使用者身體控制尚可,且不會因為張力等因素造成歪斜扭轉,那其實選擇哪一種固定方式不會有太大差異。
在調整性上,綁帶的優點是不同使用者共用同一台時不需要調整太多配件位置,且使用者進出站立架較為方便。硬式側支撐在擺位上的調整和支持度會優於綁帶,但在不同使用者轉換間相對會需要較多的調整時間。進出有側撐的後仰式站立架時,甚至有可能需要先移除一側的側支撐才方便移位。
最後要稍微提一下近年來新型態的站立輔具,譬如可以協助做坐到站及站立訓練的「坐到站訓練器」,可直接從椅子上站起並兼具移位功能的「站立式輪椅」。都是大家在選擇這類輔具時可依照實際需求,多參考比較的品項。小小可惜的是這些新產品目前都沒有辦法直接對應到補助基準表,但只要能解決需求、達到目的都是適合的輔具唷!
重點回顧
- 頭部及上半身控制不佳的優先選擇後仰式站立架
- 進出站立架時前趴式及直立式留意底座高度及穩固
- 後仰式考量是否搭配移位機使用或水平高度可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