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3種分法帶你快速認識輪椅

作者:鄭芳欣 物理治療師


不知道大家對輪椅的印象是什麼?
  • 兩個大輪子加上兩個小輪子,可以坐在上面移動的椅子?
  • 可以從中間拉起來收折?
  • 沒特別概念,就醫院服務台旁邊放的那一排?
  • 看過有一種很高級的可以把椅背打斜休息?
底下就依照不同的分法,帶你認識輪椅的大不同!


依輪子大小分


自己推:為了要讓雙手可觸及輪圈,後輪需為大輪,最常見的是24吋的輪徑。台灣文化特別,除了特定族群(如脊髓損傷)外,大多較少使用自推功能,因此在選購時其實可以選擇中小型的後輪,以節省收納及運送空間。

別人推: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銀髮族群的輪椅使用者大多是由照顧者推行,再加上可能需使用家用車往返醫療院所,這時12、14吋的後輪尺寸,在收入後車廂時將更為便利。若再加上腳踏板可拆和椅背可下折,那收納後的尺寸就會更加精巧。


依使用材質分


輕量化輪椅:一般為鋁合金材質,總重量落在8~15公斤左右。在自推及老人照顧老人的使用族群中輪椅重量尤其重要,試想一位75歲的老太太要徒手把一台20公斤重的輪椅搬上車,應該光想像這個畫面就很想伸手幫她一把吧~

而對於一些脊髓損傷者而言,在沒有特別改裝的情況下,進到駕駛座後是要把那台輪椅橫過自己的大腿收到副駕駛座的,所以更加輕量的碳纖材質骨架也漸漸出現在市場上。

非輕量化輪椅:醫院服務台旁邊那些就是了! 白鐵製、耐用、便宜但是動輒20公斤起跳,而且由於十分常見,導致台灣民眾常誤以為白鐵輪椅=所有的輪椅,用一樣的價錢就能買到輕巧好攜帶的功能性輪椅 ,人客啊! 就跟藥品有分原廠台廠的,輔具也是有進口貨和台製品,都是一分錢一分貨啊XDDD


依附加功能分


「附加功能」這個詞,跟上述「輕量化輪椅」、「非輕量化輪椅」一樣都是是來自「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基準表」的補助分類,因類別不同而有不同的補助金額(這件事我們以後再聊),附加功能分為ABC三類如下

附加功能A = 利於移位。輪椅的扶手可以掀起或拆除,腳踏板可拆卸,這對從輪椅移位到床的動作來說,幫助非常大。第一,腳踏板拆卸後縮短輪椅和床的距離;第二,扶手後掀讓椅面和床面之間的路徑沒有阻礙,屁股只需輕挪一下就可輕鬆到位。因此在銀髮族選擇輪椅時,附加A是我強力推薦的必備功能!

附加功能B = 仰躺功能。可以像汽車坐椅一樣往後仰躺。其實這在歐美的輪椅中是很少見的功能,但是在台灣提到輪椅特殊功能時,10個回答有9個半都是說躺平,剩下那個是我 。

雖然平躺很舒適,但是從平躺回到直立時產生的摩擦力,容易造成皮膚的不適;再者由於仰躺機構的軸心和人體髖關節不在同一點,因此在姿勢改變時會造成身體相對椅面位置改變,下次坐車時不妨試試:全身放鬆躺在椅子上,將椅背重複三次「躺平&直立」的動作,你會意外發現自己的屁股往前滑動到差一點就掉到椅面下呢!

附加功能C = 空中傾倒功能。我習慣用手指來解釋何謂空中傾倒:伸出你的食指和大拇指,弧口代表椅背和椅面的夾角,左右擺動你的手腕,這就是空中傾倒。你會發現在雖然椅背傾斜了,但是夾角是沒有改變的。聽起來比較抽象,但這個不改變座面背靠夾角之下改變姿勢的特性,是很多講求擺位和減壓防壓瘡的輪椅會有的加分功能。

相信當你下次再聽到「輪椅」,這個最常見的輔具時,腦中的畫面會比先前再豐富許多。

同場加映:[氣墊座以外, 其他你該知道的減壓座墊]